家長課堂|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,從有效的溝通做起! 二維碼
51
![]() 很多父母抱怨,孩子越長越大,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。有時候大人問一句“今天過得怎么樣?”得到的答案往往是“還行、挺好的”,就再也沒了下文。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,但其實他/她內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,就是不跟家長說。 最近總能刷到一些令人心痛的新聞,作為一名教育從業(yè)者,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事件,都令我輾轉反側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曾有網友評論道:“現(xiàn)在孩子心靈太脆弱了,動不動就拿生命開玩笑。” 其實不然。 在《教育藍皮書:中國教育發(fā)展報告(2018)》中顯示,家庭矛盾成為困擾青少年兒童的**心理問題。 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副主任童永勝更一針見血指出:“家庭在(孩子約死)這件事上會有一定影響,一方面家長關心不夠;另一方面,孩子沒有把家長當作自己最后的一個「支持的堡壘」?!?/span> 家庭應該是最溫暖的港灣,為什么孩子會放棄與父母溝通呢? 其實,孩子不想聽父母講大道理,才會拒絕溝通,甚至是逃離。而這種情況就是無效溝通,容易造成誤解,從而影響親子關系。 《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》也揭露,超過 20% 的家庭親子溝通高度缺乏,90% 以上的家庭親子溝通有不暢的情況。 不是孩子變脆弱,而是成年人忽略了孩子的內心需求,永遠不要小看無效溝通的殺傷力。 ![]() ![]() 我們首先要尊重孩子,將孩子當成一個平等、獨立的個體來對待。有遠見的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品質高潔的人,一個有責任心,有勇氣的人。 光有愛是不夠的,還需要學會溝通的技巧。畢竟,有效溝通才能維持孩子的幸福度。 很多家長跟孩子聊天時,最后往往變成了說教。 比如: 家長:“今天在學校怎么樣???” 孩子:“今天學了好多新知識呢?!?/span> 家長:“學新知識就對了,要多學知識,不然以后就只能搬磚?!?/span> 孩子:…… 家長:“今天過得開心嗎?” 孩子:“恩,今天認識了一個新朋友,我們特別聊得來。” 家長:“交朋友可以,但不能經常一起玩啊,先把學習搞好了再說。" 孩子:…… 看吧,聊什么都能聊到學習上,本來孩子還想跟你分享一下的,到最后往往無語的收場了。其實,家長這種帶有目的性的聊天,只是他們單方面的一種灌輸罷了,告訴孩子要好好學習,這種方式往往不需要花費家長太多時間去思考和組織語言,是最簡單省事的。但這種聊天方式所達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。
很多家長在去學校接孩子放學時,一路上不斷地詢問孩子今天在學校的情況。每天都這樣問,似乎形成了一個模式,而長此以往,孩子的回答也開始模式化:“恩,不錯,還可以,挺好的……”這樣應付的回答,家長是得不到任何有效信息的。如果家長一個勁兒的不停問,那孩子恐怕早就煩的忍不住發(fā)脾氣了吧,更別提好好聊天了。 別以為聊天多簡單,尤其對象是孩子時,面對一個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對手,家長們是很容易把天聊死的。 比如: 孩子:“媽媽,我想跟你說個事兒?!保ê⒆又鲃影l(fā)起了聊天信號) 媽媽:“說?!保ㄓ悬c不耐煩) 孩子:“媽,我想買一雙球鞋?!?/span> 媽媽:“買什么買?不是有那么多鞋呢嗎?!?/span> 孩子:“就給我買一雙吧。” 媽媽:“不買,趕緊做作業(yè)去!” 孩子:“哼!你不買我就不做作業(yè)!” 這樣不僅把天聊死了,還激起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矛盾。何苦呢?如果媽媽能在孩子提出要求時,進一步詢問孩子原因: 媽媽:“為什么突然要買球鞋呢” 孩子:“因為我們學校要舉辦運動會了,我要參加比賽?!?/span> 媽媽:“那你準備參加什么比賽呢?” 孩子:“我想參加…………還有你知道嗎媽媽,今天老師還夸我跑步跑得快,建議我加入校田徑隊呢…………” 看,如果你能靜下心來接受孩子溝通的信號,孩子能跟你說的還有好多好多……所以,如果孩子找你溝通時,你剛好在忙著,那么寧愿讓孩子等一下,也不要著急應付孩子。保護孩子溝通的意愿很重要!
每個行為極端的孩子,都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發(fā)出“求助”的信號,只不過被父母無意忽略。 在電視劇《我的孩子我的家》中,母親因家里丟失了錢,發(fā)現(xiàn)女兒小心翼翼地捧著書包,不禁懷疑到女兒身上,便去搜她的書包,結果發(fā)現(xiàn)一沓錢。 她一邊質問一邊抽打女兒: “我讓你偷,小小年紀不學好。” 女兒哭著解釋: “這是同學的生活費,我作為生活委員保管一天?!?/span> 母親不聽解釋,認為女兒是想買鋼琴才撒謊。最后,女兒選擇自斷手筋證明自己清白,以后都無法彈鋼琴,對母親也心懷恨意。 母親用自己的想法,去衡量孩子的行為,忽視與孩子的溝通,不僅導致親子關系破裂,也徹底傷了孩子的心。 不要用成人的「是非觀」去揣測孩子的言行。只有彎下腰,用心傾聽孩子的需求,才是有效解決問題的途徑。 ![]()
之前,廣東東莞一個12歲男孩,與媽媽發(fā)生爭吵后,情緒激動,決定離家出走。 他將自己反鎖在房內,利用窗簾和床單爬出窗外,可因為窗簾長度不夠,被困在10樓空調外機上。幸好消防員及時趕到,救下孩子。 孩子的行為細思極恐,萬一不小心摔下來,后果不堪設想。 這場“鬧劇”根源在于親子間的無效溝通,以致于孩子把父母當成**的敵人。 有的父母會很困惑:我已經時刻關注孩子了,可孩子并不肯領情啊。這就在于父母和孩子的關注,沒有調到同一頻道。 父母只關注孩子的學習和成績,孩子需要關注的是共情和理解。
在節(jié)目《老師請回答》中,17歲的小駿就是一個很叛逆的孩子。他對父母完全沒有敬畏之心,經常指名道姓地罵母親,甚至跟父親拳腳相加。 他更狂言:我不可能尊重你們。 追問下,才得知父母也從未與孩子交流,一有問題就當眾指責孩子言行。自此,小駿就拒絕與父母溝通,一回家就鎖著房門,與父母一言不合就“干架”。而父母從未細心解讀小駿的言行,只認為他是無理取鬧。 心理學博士張怡筠說:“每個叛逆的孩子經歷身心風暴期,特別需要父母的理解及幫助?!碑敽⒆映霈F(xiàn)異常怪異行為時,我們首先要理解背后的原因,與孩子產生共情,再及時給予反饋,幫助孩子調節(jié)情緒,慢慢回到正軌。 正如黃執(zhí)中在《奇葩說》里提過:“能說動人,那個被說‘動’的,是情緒,而不是道理?!?/span> 當我們放下標準和權威,孩子才會倍感親切; 當我們學會調頻和共情,孩子才會倍感溫暖; 當我們懂得理解和反饋,孩子才會倍感幸福。 有人說過,5%的人生學習來自于“教誨”,而我們能記住的95%都來自于家庭和社會的互動。 父母通往孩子心靈的路,沒有捷徑,只需要有溫度的溝通模式。 共勉。 報名咨詢:13582131626(微信) 秋招報名,戳文字查看簡介 石家莊現(xiàn)代農業(yè)學校2021招生簡章>>> 石家莊北方醫(yī)學中等專業(yè)學校2021招生簡章>>> 石家莊財經職業(yè)學院(三年制中專)2021招生簡章>>> 石家莊礦區(qū)職教中心新影藝藝術高中2021招生簡章>>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