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萬學子升學擇校的主動選擇

超實用!三年圓夢源于一朝選科,內含超全面的選科建議







新高考選科必須考量的7大因素

1.學科基礎


基礎好相當于一個好的起點,學科基礎代表的是現實狀況。學習亦是如此,因此要去尋找自己的優(yōu)勢學科,對于學習基礎的判斷應該結合分數、排名來綜合判斷。

學生和家長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判斷自己學科基礎的強弱。

<1>分數

分數是權衡學科基礎的最直觀的數據,歷次考試平均得分較高,就說明該學科的基礎較好。

<2>排名

由于新高考采用等級賦分制,最終賦分分數取決于名次,因此排名是衡量學科基礎的重要依據。

高一、高二的排名參考班級或學校排名,高三模擬考試后,參考全市乃至全省的統(tǒng)考排名。層次越高,范圍越廣,其參考價值越大。

<3>知識掌握程度

可以根據平時學習情況或試卷分析,從各個知識點的得分率或正確率來看,知識掌握得越全面,學科基礎越牢固。

成績是選擇的最實際的依據。因此,家長要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各科成績的確切情況,把各科成績作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比較,看清楚其哪科更具競爭力。

2.提升空間


學習心理學應用研究表明,個體在努力程度相當的情況下,學習成果較好的學科可能就是自己的潛力和特長所在,而對于收效甚微的學科,則表明該個體很可能缺乏學習的優(yōu)勢和潛力。因此,建議選科時應以孩子的學習效率為標準,了解其自身潛能。

提升空間是影響學科成績變量的關鍵因素,它代表未來可能。有些同學在某些學科上或許基礎較差,選科后到高考前仍有可能在一年或兩年后超過其他人。

判斷學科的提升空間主要可以參考以下三個方面:

<1>學科潛力

潛力即為表現出的能力。一名學生的學科潛力是很難直觀判斷的,只能通過對錯題題型的統(tǒng)計,進行模糊判斷,比如錯題集中在選擇題還是大題。

<2>學科能力

學科能力即學科核心素養(yǎng)怎么判斷?只能從平時練習和試卷中判斷。錯題主要因為基礎知識點含糊,還是這道題的思考邏輯想不出來、想不明白。補基礎易,補思維難。

<3>學習習慣

不同的學習習慣應對不同學科,其學習效率也是不一樣的。日常學習,你是喜歡讀和背,還是算和練?

3.興趣傾向、愛好特長




心理學研究顯示,興趣是個人秉性和思維模式的體現,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。興趣傾向的評定一定不能太過主觀,建議學生和家長應該多了解一些有關興趣傾向的知識,可以讓孩子把自己喜歡做的事、喜歡上的課、想參加的興趣小組或社團分類,這樣就可以較為清楚地了解其興趣點和特長了。也可以借助一些專業(yè)測評綜合評判。有的學生因為喜歡某個學科,或者喜歡某個老師,最終選了這門學科。上課喜歡聽這個老師的課,未必表示你能考出高分。

喜歡老師和你最終能考多少分是兩碼事,不能感情用事,老師不能最后幫你考大學。有時候,自己學得好的優(yōu)勢學科,未必是適合未來職業(yè)發(fā)展的科目。

六門學科幾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,要去找到學科背后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絕不是一件難事。如果學生并不知道自身到底喜歡哪個科目,這時可以從反面考慮,明確自己不喜歡的科目,通過排除的方式也可以縮小選科范圍。

4.職業(yè)生涯規(guī)劃


個體選擇與自己的理想接近的學科,對其學科的學習將起促進作用,學習起來就會更積極,更主動,學習成績也就可能更出色。

考生未來想過什么樣的生活?想從事什么樣的職業(yè)?往前可追溯至上哪所大學?學習什么專業(yè)?這些都可以先落腳于選科組合。建議在設定職業(yè)目標之前,學生應該多多參與社會實踐,通過多種途徑對職業(yè)情況進行了解,有機會進行職業(yè)體驗能夠幫助自己更好地認識職業(yè)。

因此,建議選科時要靠近孩子自己的理想職業(yè)。可以讓孩子做一下學業(yè)測評,來參考一下孩子的性格和興趣點適合哪方面專業(yè)和職業(yè)。

5.就讀中學教學資源


由于師資力量、歷史傳統(tǒng)等因素,高中學校都有自己優(yōu)勢和劣勢科目。學生在各科成績差不多的情況下,要結合報考院校相關專業(yè)選考科目要求進行選擇,也可根據所在高中的辦學條件、特色優(yōu)勢等進行選擇,學生才能夠享受到**的教學條件。反之,選了學校教學資源較差的科目,即使孩子潛力再好,可能也無法全力發(fā)出。

新高考下,走班難以避免,不過要盡量減少走班,因為走班的學生,缺乏“氣場”,走班的學生多少都會受到一定的沖擊。

6.大學專業(yè)招生要求


新高考模式下,各大學會發(fā)布各專業(yè)對對考生的選科提出一定的要求,只有考生選擇的某個科目達到要求,高考時才可以報考該專業(yè)。故考生科目的選擇影響著以后大學專業(yè)的選擇,重點體現在專業(yè)選擇面上,科目選擇的合理可以使專業(yè)的選擇范圍十分廣泛,反之則會使自身的專業(yè)選擇變得很局限。

因此考生在選科時,需要先提前對大學專業(yè)有一定的了解,知曉大類學科專業(yè)對科目的要求,科目的選擇需要兼顧到以后的專業(yè)意愿。只有在提前了解目標院校招生專業(yè)對高中學科的要求下,才能避免將來報考時才發(fā)現自己所學科目與招生要求不符。

新高考選科下高校專業(yè)有不同的選科要求,一般分為不限科目、必選1門/2門、2門任選一門幾種要求,即:有的專業(yè)不限選考科目,有的專業(yè)要求必須選考某一門,有的專業(yè)要求考生在某兩門科目中任選一門,還有的專業(yè)要求考生某兩門科目均須選考。






選科最常見的6大誤區(qū)

誤區(qū)一:哪科分高選哪科


一些學生在選科時,根據自己初中時學習各學科的印象來判斷是否適合某個學科的學習,這樣選擇容易忽視初高中學科知識的區(qū)別,比如地理,可能后面的難度會越來越大。

① 選科要結合自己的客觀情況。選科尤其要避免僅參照成績選科,需要關注某一學科的成績還有提升空間,在此基礎上進行選擇,才有利于持續(xù)發(fā)揮自身優(yōu)勢的選擇。

② 考慮高中學校的實力學科。如有的學校在文理分科的時代,基本上重理輕文的,雖然考生興趣在文,但是學校給不了較好的培養(yǎng)也是不可取的。

誤區(qū)二:片面追求專業(yè)覆蓋率


有的家長和學生對于以后的職業(yè)方向和未來沒有規(guī)劃,又擔心高考報志愿受限,因此盲目選擇覆蓋率很高的組合。專業(yè)覆蓋率只是選科時的參照因素之一,片面追求不可取。

雖然“物理、化學、政治”組合可選專業(yè)覆蓋率最廣,但是學習難度也很大,得分偏難,對考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要求較大。

① 高中入學就著手生涯規(guī)劃是十分必要的。越來越多的專業(yè)明確了選科要求,選科前先選專業(yè)這可能成為未來的必經之路,生涯規(guī)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② 學生可以多多參與社會實踐。接觸不同的職業(yè),通過多種途徑對職業(yè)情況進行了解,心之所向,行之所往,幫助孩子確立目標,科學選科。

誤區(qū)三:完全基于個人興趣


“從愛出發(fā)”固然重要,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。六門學科幾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,要去找到學科背后自己感興趣的內容絕不是一件難事。但是,興趣傾向的評定一定不能太過主觀。

① 借助專業(yè)測評工作,做綜合評判。建議學生和家長應該多了解一些有關興趣傾向的知識,可以借助一些專業(yè)測評工具來做綜合評判。

② 從后期報志愿選專業(yè)方面長遠考慮。自主選拔在線還是拿近年大熱的醫(yī)學專業(yè)舉例,如果考生想報考醫(yī)學專業(yè),除護理學專業(yè)、助產學專業(yè)不要求必選物理之外,其余56個專業(yè)都要求必選物理,部分專業(yè)還有必選化學的要求。

如果考生不進行志愿及生涯規(guī)劃規(guī)劃,高考考的分數再高,對理想專業(yè)也只能望洋興嘆

誤區(qū)四:欲避開學霸,鉆賦分空子


現階段,部分家長及考生在選科時存在“鉆空子”心理,希望僥幸能選到賦分有利的科目。

賦分情況會根據每年的選考情況有所變化,一般很難預測。從前期搜集到的各省選考數據來看,學霸選考物化的概率很高,考高分不易,而成績略差一點的考生可能會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科目,這樣就導致了在等級賦分制下,大家的總分越來越集中,中上游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。

無論如何選擇都無法避開和尖子生之前的競爭,反而賦分情況下,1+2學科的分值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距是有縮小的。因此“繞路而行”“僥幸心理”都是不可取的。

① 提升自身實力才是王道。尤其在大多數省市高考滿分750分,語數外三科450分,占到了總分的一半之多,關注外界數據之余還是應該在自身分數提升上多下功夫!

② 考慮學科思維的搭配問題。物理化學理科思維明顯;歷史政治學科思維相似度更高。比如一個學生政治、地理成績很好,但卻不喜歡歷史,如果他因此就選了物政地組合,其實并不是明智的選擇。

誤區(qū)五:正確選擇參照數據


往年選科數據是重要的參考指引,但是不同省份、不同分數段、不同選科模式下數據的可參考性是家長需要重點關注的。盲目參考數據不可取,結合所在省份所在高中數據才為上策。
①政策差異,情況各異。
由于政策不同,各選科組合在“3+3”和“3+1+2”模式中優(yōu)劣可能大不相同。如類似物史政、物政地這種“1理+2文”組合,在“3+1+2”中屬于有點無厘頭的組合,但在“3+3”中卻是出過高分狀元的存在。
② 教育差距,帶來的選擇差異。
每省的教育水平不同,選科趨勢也會有所不同。根據自主選拔在線統(tǒng)計數據,在北京考生選考化學、地理比重較大,而在天津選考生物、化學人數較多,在山東省選考地理、生物人數較多。
誤區(qū)六:盲目跟風或三心二意


很多家長和學生沒有主見,感覺選什么都行,盲目參考班級其他同學的選科情況。選科應該因人而異,基于學生學科知識的學校情況與偏好等作為客觀參考因素,選出適合孩子的學科。
還有一種情況是選科之后孩子不喜歡或者學習吃力,又糾結于要不要重新換組合,換組合又擔心落下的很多課能否補回來,搖擺不定,很可能做很多無用功。
對于學生和家長意見不一致的情況,家長和學生應該在決定前統(tǒng)一意見,否則學生在選科之后搖擺不定也會影響學習。
無論是對新高一還是開學高二的學生,在選擇學科之后,盡快接受自己的選擇,避免改變學科。遇到困難應該思考如何克服如何解決,而非動搖再選擇。





選科策略總結

“非志無以成學”,正確選科的方法就是結合當下的高考改革背景,提前規(guī)劃自己的學習生涯甚至日后職業(yè)生涯,基于生涯規(guī)劃、學科基礎、學科潛力、興趣傾向、大學專業(yè)要求進行綜合選擇,最后落實到執(zhí)行。

“非學無以廣才”,選科可不能解決成績不理想的問題,要想成績更優(yōu)秀,唯有努力。


劃重點


如果覺得本文有用

歡迎推薦更多家長學生關注我們


掃碼關注我們
找學校 找專業(yè) 輕松中高考

與100000+學子共同成長

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石家莊升學擇校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為廣大升學考試的學子們提供升學指導、擇校指南以及招生信息。
公眾號
老師在線
 
 
 工作時間
周一至周五 :8:30-17:30
周六至周日 :9:00-17:00
 聯系方式
咨詢熱線:13582131626